智库,具有产生新思想、影响政治决策、引导舆论、教育公众、储存和输送人才、开展“二轨”外交等功能,影响甚大,被称为所在国立法、行政、司法权力机构之外的“第四力量”。纵观世界史,几乎每个大国崛起的背后,都有来自智库的力量支撑。21世纪的今天,智库更成为一种“全球现象”:2016年,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智库总量已达到近7000家,涵盖国内经济政策、教育政策、能源政策、卫生政策、环境政策、科技政策、政府治理、国防与国家安全、外交政策、国际经济、全球卫生政策等方方面面。
智库发展由量变走向质变
2016年,世界格局跌宕起伏,英国“脱欧”、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各种逆全球化思潮盛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新的时代背景下,能否未雨绸缪地把握全球经济政治新动向,为政府提供专业且前瞻的政策建议,成为未来智库能否“立足”的关键。综合来看,全球智库发展将呈现以下趋势与特点。
其一,发展格局将出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化。全球智库数量将呈平稳发展态势,智库结构与服务功能上的突破将成为未来重要特点。从2008—2016年全球智库数量变化来看,基本呈现出平稳发展状态。
从全球思想市场来看,媒体、咨询公司、律师事务所等都成为智库的重要竞争对手,随着思想市场竞争的激烈,智库要想获得更多话语权,最根本的还需要生产出高质量、专业的研究成果。因此,全球智库发展格局上将表现为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化,智库结构与服务功能上的突破将成为未来智库发展的重要特点。
其二,研究领域更趋向专业化、特色化,并注重跨学科研究。
国际上一些大型智库,比如兰德公司成立初期主要从事军事领域的研究,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其研究领域逐步扩大到社会、经济、能源等诸多方面,形成了“大而全”的研究方向。兰德公司这种通过综合化发展,实现“强者愈强”的发展路径并不适合大多数智库,尤其是新兴智库,它们的选择将是专业化、特色化的发展方向,并通过开展跨学科研究的方式,从多视角把握该领域的全局态势,提出更具针对性与建设性的政策建议,更好地发挥智库的影响力。
中国目前正处于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期,气候治理、生态保护、食品安全、信息安全等诸多专业领域的新问题需要智库的智力支撑,相关专业型智库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其三,研究成果传播上趋向于根据受众特点,利用新技术,将研究成果以“最合适的方式、在最合适的时间、交给最合适的人”。智库的受众包括政策制定者、媒体和公众。忙碌的政策制定者每天能够阅读智库报告的时间非常少,而公众对移动设备依赖性的增加,也开始习惯于碎片化阅读,所以,过去动辄几百页的研究报告或白皮书,已经无法吸引受众的目光。
目前,很多中国智库缺乏宣传推广的意识。这一方面与它们具有官方背景 ,不存在研究经费问题,不需要通过研究成果的传播获得社会资助有很大关系,另一方面,很多智库由学术科研机构转型而来,智库研究者们往往习惯于在自己的圈子内部进行交流,缺乏向社会公众传播普及的意识。中国智库在新媒体传播方面还需“快马加鞭”,增强传播意识与传播能力,比如通过建立和完善英文网站,向世界介绍最新的政策研究成果和活动内容,以及中国参与全球化的新动态,推动世界范围内中国声音的传播和中国形象的提升。
国际化是智库发展的重要趋势
全球气候变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流行性疾病、恐怖主义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要求智库必须具备全球视野,进行国际化议题的研究。美国的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布鲁金斯学会,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英国的国际战略研究所(IISS)、日本的野村研究所等都将国际化视作重要的发展战略,并积极雇佣国际化研究人员、开设全球分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国国内一些智库也开始国际化实践。不过,总体而言,中国智库国际化的速度、深度与广度还远远跟不上新形势下中国国际关系的需要。国内智库还需继续加快国际化脚步,从研究领域、研究视角、人才队伍到传播方式及影响力等方面都实现与国际接轨。在立足国内问题研究的基础上,密切关注全球性问题;在充分利用国内资源的同时,能够深挖国际资源,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人员交往、学术交流、联合研究等方式建立国际研究网络;充分利用网络媒介实现智库成果的全球传播;主动设定国际议题,在国际热点问题上积极发声,引导国际舆论,打造中国智库的国际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