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宝和
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各项改革进入攻坚阶段,随着改革进入深入区,各类社会矛盾凸显叠加,社会治安维稳形势复杂。最近召开的江苏省全省公安工作会议,明确了新时期、新形势下江苏省公安机关的新定位、新使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治安形势,公安机关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挑战、新机遇,加之新的法律法规不断颁布实施,这就要求各级公安机关必须建立与工作新形势、新任务相适应的在职学习教育培训机制。下面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教育培训,结合日常工作实际谈一点初浅认识。
当前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
公安部的执法规范化视频演示、国保、治安大讲堂,省厅的大练兵等都是很好的教育培训形式,为下级公安机关组织教育培训工作带了好头。近年来,市、分局等都很重视民警的教育培训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实践,营造了良好的教育培训氛围,形成了一些好的经验做法,初步固化了一些好的机制。但当前民警的整体综合素质与护航“三大主题”,党委政府的要求,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一是教育培训的方式有待改进。有人消极的评价当前的教育培训工作存在“四多四少”的现象。“培训老师讲得多,互动交流得少;课上听得激动的多,课后认真思考的少;理论知识讲的得多,实际操作动得少;培训重要强调多,考试检验效果少”。教育培训就事论事,整个教育培训区分对象、突出重点注意得不够,与当前工作、对象需求结合得不够紧密。
二是教育培训内容不够充实。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教育培训学制普遍不足,每年度两周的培训时间根本不能保证,很多民警一个年度下来没有参加过任何培训。大多数培训班培训时间只有一周,因时间短,有的教学培训内容根本难以展开。导致培训大多停留在泛泛的理论阐述上,开展的实践活动相对不足,引导被培训对象做深层次分析研究的更是凤毛麟角,让人产生教育培训有走过场的感觉。
三是教育培训的实效亟待提高。当前,基层警力不足的矛盾相对突出,不少基层单位工作任务繁重,对教育培训工作疲于应付,满足于上面安排什么我们就学习培训什么,有的是整整台帐,准备准备资料,应付上级检查。没有让受训对象真正提高理论修养、办案能力等综合素质。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是从主观原因来说思想不够重视。存在上述问题在的根子民警在思想上对教育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对教育培训目的、意义认识不足,个别民警甚至存在学与不学一个样,船到桥头自然直,遇到具体问题不会不懂再学也不迟的错误认识,有了这种错误学习教育培训的效果可想而知。
二是从客观原因来说工学矛盾突出。警力不足一直是困扰各级公安机关的难题,这一问题在基层显得尤为突出,就拿笔者工作的基层派出所为例,民警四天一个班正常运转就是幸事,三天一个班是常事,遇有专案、出差、重大活动安保,两天一个班也是常例,民警对日常工作疲于应付,加之,民警再不主动挤时间学习,学习教育培训就无从谈起和保证。
三是从硬软件上来说投入不足,师资力量缺乏。从硬件方面看,尽管随着市局财力的充裕,对警校的投入不断加大,射击场、模拟训练场、游泳馆等逐步建成并使用。但整体的硬件条件与实战化要求,与培训高素质的警察队伍仍存在不小差距,如操场的跑道凹凸不平、没有贴近实战的模拟情景射击场、大数据投入的滞后等都使教育培训工作的实效大打折扣。从软件师资力量看,市局警校没有专业的教师,几乎全是半路出家。这些人尽管也是从各警种抽调的能人骨干,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较好适应胜任培训工作,但这些人毕竟没有经过系统的正规理论培训,在创新教学、授课技巧、培训方式等方面还显不足,存在理论研究不深不透,示范动作不精不专的现象。
加强和改进教育培训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是方式方法要“活”,增强教育培训的生动性。教育培训要讲究方式方法,尽可能采取多种形式,让受训对象易于接受、乐于参与、善于思考。要改变原先单纯的“填鸭式”灌输教育,向案例分析、师生互动式等方式转变。既保留了规定动作,又创新自选动作,既注重形式,更要讲究效果。
二是选择内容要“准”,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公安队伍是一支庞大的队伍,工作年限、不同警种、文化程度等影响,对教育培训需求存在很大差异,这就要求我们要注重因人施教和个性化培训,要下大力气打造一批个性化侧重点不同的教育培训课,如针对领导干部的教育培训,侧重于提高其组织指挥协调能力。警所队长培训要侧重于培养其“当家人”能力。基层所队民警的培训要侧重于提高其一线执勤办案等本职工作能力。
三是组织措施要“严”,增强培训的实效性。不管开展哪个方面、哪个层次的培训,一定要严格管理,规范设置培训内容和培训时间。要处理好虚和实的关系,应当把培训内容与现阶段本地实际重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统筹安排,切忌“假、大、空”,要紧扣提档升级、公安改革、社会管理创新等重点难点和工作遇到的困难问题,真正让各类教育培训受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作者系:江苏泰州市公安局医药高新区分局野徐派出所指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