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质检总局日前与阿里巴巴、京东、苏宁、1号店4家大型电商平台签订电商平台质量承诺,约定双方协作公开质量承诺企业执法检查结果等信息,共同推进企业产品质量承诺工作。同日,阿里也宣布将额外新增200名员工专职配合政府有关部门打假。
电商假货泛滥,正如马云所言,充斥的假话已经从根本上伤害了“中国制造”。“贴牌”生产、假冒低质几乎成了中国制造走出去之后的标签。而随着以阿里为代表的国内电商平台全球布局,网购假货在美国等地也引起强烈反弹。前几天,还有消息称,上海一家烂尾23年的实体卖场,在纽约时报刊登广告,称电子商务充斥假货,让传统商场失去了经营机会,号召抵制网购。
本月早些时候,阿里宣布苹果前法律顾问马修·巴希尔(Matthew Bassiur)出任集团副总裁兼全球知识产权主管,此举被媒体解读为阿里继续加强打假的信号,却也表明电商打假无远弗届,若再不强力打假,不仅会损害电商声誉,亦会一点点蚕食消费者的信赖。
事实上,公平交易、物有所值、童叟无欺既是传统的营商之道,也是现代社会最基本的商业伦理。不管经营渠道如何变化,也不管销售平台是实体店还是虚拟空间,这一点都不会变,都应该成为有关各方共同恪守的价值。假货之不得人心,打假之顺应时势,均有赖于此。
但是,从生产到销售整个供应链环节,仅仅依赖电商这一终端渠道的打假还远远不够。以全球最大的实体卖场之一沃尔玛为例,每一年都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财力在供应商的筛选上,以防止假货劣品,哪怕如此还时常陷入假货之困。电商和实体商业,在打假上,本质上是队友而非敌人,而那家在《纽约时报》要求抵制电商的实体卖场,却多少显得有点“猪队友”的嫌疑。
说到底,网购打假应该是激活各相关主体的主动性、能动性,形成共识并协同作战,而如果仅仅只是依靠供应链的终端渠道,相对来说只会事倍而功半。企业打假只能发现问题,把商品下架,线索报给监管部门而无法真正解决问题。这一过程费时费力,结果却可能让造假企业全身而退。换句话说,单纯依靠电商打假只是治标,不能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