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开年大戏《于成龙》,以被誉为“天下廉吏第一”的清朝名臣于成龙为官清廉、为民做主、为民请命、为民除害、为民造福的一系列故事,生动再现这位“吏者之师”胸怀社稷、心系民生、清廉淡泊、刚正不阿的为官风范,给当下一切以人民群众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我们又一次触及灵魂的深刻洗礼,为党员干部如何在深化“两学一做”教育中修身养德、在修身养德中彰显作为留下许多意味深长的思考和启迪。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人传统的道德理想。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谈及中国知识分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古人将修身放在治国之前,可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在全体党员中进一步开展 “深化学习找差距,转变作风促发展”学习教育活动,就是让党员在深入查找问题上下功夫,在提升整改上做文章,在转变工作作风上见成效,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濡养道德的精神食粮和推动改革发展、做好各项工作的强大引擎。
所谓修身立德,是指修养身心,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无论对普通人还是党员干部来讲,修身立德都是为人处世的根本。中国传统教育非常重视人格修养,无论是明君贤臣,还是圣人先哲,无不倡导为人应该修身立德。事实也证明,只有具备良好的人品,做人才有底气,做事才会硬气,做官才有正气;只有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心底无私、坦坦荡荡,无愧于国家,无愧于人民,无愧于社会。修身立德,对共产党人来讲,更是安身立命之本。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只有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强化党性修养,提升道德水平,才能始终保持公仆本色,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作为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党的宗旨,严以修身,以自身的高尚品德、优良作风,为一方经济发展作贡献,为一方百姓谋福祉。
2016年,我按照中央、山西省委、运城市市委、绛县县县委要求,深学实做,细照笃行,为落实“两乡五区”发展思路、推进落实五城同创、“三个一百”重点项目建设、扶贫攻坚、党建、维护稳定等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2017年是全面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市第四次党代会、县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的起步之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党员干部要以学用系列讲话为根本,深育厚养党德党性,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把“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进一步体现到行动上,落实在工作中,全力促进经济稳步向好和社会和谐稳定,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一是要慎独修德。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君子慎其独也”,这是古人讲的修身的方法和途径,对广大党员干部加强道德修养也有很好的借鉴作用。我们要经常对照党章反躬自省、自我批评,用党纪国法严格要求自己,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加强自我规范和约束,切实做到“人前人后”一个样、“八小时内外”一个样,做到不仁之事不做、不义之财不取、不正之风不沾、不法之事不干。
二是善举积德。修身立德要从大处着眼、从细节着手、从小事做起。人的道德修养、心灵净化,都是从一点一滴的小善之举开始的。而一个人思想道德上的滑坡,又往往是从小毛病开始的。作为党员干部,一定要正确区分工作与生活的界限,认清党员与普通群众的区别,管住小节、不弃微末。
三是读书蓄德。“读史可以明智”,学习使人进步。读好书,就如同与优秀的人交谈,可以达到“玩古训以警心,悟至理以明志”的效果,陶冶情操,开阔眼界,提升精神境界。对党员干部来讲,要通过学习历史,学习典籍,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道德营养,尤其要学习党史,学习革命前辈以及党员模范的先进事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利益观,以事业至上的工作境界、奉献至上的思想境界做人做事,将“为人民服务”落到实处。
四是敬畏养德。修身立德,要强化规矩意识,面对种种诱惑,党员干部要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将外在的纪律和制度、社会规范转化为自觉的意志和行为,常思贪欲之害,抛弃非分之想,不踩“红线”、不越“雷池”、不闯“禁区”,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真正把握好自己,永葆共产党人本色。(作者系山西省运城市绛县县委常委、县委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