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在北京门头沟又遭被扣命运。近日,有网友爆料称,上百辆共享单车被扣在门头沟蓝涧大厦旁一个停车场内。门头沟城管对外回应质疑时称,目前会对共享单车进行集中规范处理,等到相关企业手续办理齐全之后就可以继续投入使用。
自从共享单车出现之后,国人再一次经历了道德拷问。有关“共享单车是面照妖镜,照出了中国人丑陋的一面”,以及“中国人不配享有共享单车”的说法甚嚣尘上、大有市场。
这种拷问既指向公民道德——体现在善待善用共享单车,也指向了公权道德——体现在用善意的态度对待新型业态的发展。
如果使用者能够多一点公共道德,不是乱停乱放,何至于影响市容?如果公共管理部门多一点服务善意,何至于采取暂扣这样的极端手段?只是,共享单车体现了市场力量,也应该恪守市场规矩。共享单车今天出现这样的困局,不能说运营方完全没有责任。
运营方并非没有解决的办法和渠道。这主要取决于运营方舍不舍得投入。共享单车的出现,充分体现了创新的力量,其发展同样应该体现创新的力量。
如果运营方舍得投入,完全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出一些容易出问题的地区,从而派出专人加强维护管理。
进一步说,道德离不开有效的监督和惩戒,联系新闻来看,围绕共享单车的诸多问题,都与其没有监督和制约有关。如果运营方舍得投入,甚至连公民道德问题,都能有效防止和避免。
因为在诚信建设上,我们已逐步形成了“让失信者寸步难行、让守信者一路畅通”的共识。如果运营方能通过必要的投入,杜绝在共享单车方面“投机者得利、老实人吃亏”的现象,那么对于诚信社会的建设也大有裨益。
现在共享单车对于使用者根本没有有效监督。
如果运营方舍得投资,完全可以加大技术创新,发明新定位装置,创新防范机制,让每一辆共享单车都成为信号终端,每一个使用者都处于实时监控之下。
如果查实使用者乱停乱放,达到一定次数,就应将其列入黑名单。针对共享单车存在的问题和漏洞,有投资人称,有些漏洞可能是有意设计的。
共享单车出现的问题,固然有着道德原因,但绝不仅仅是道德考题,所以别总拿道德说事儿。好的机制能让坏人变好,坏的机制能让好人变坏。对于共享单车来说,良好机制是需要资金和技术投入的,这其实也对运营方提出了更高要求。共享单车的道德困局是发展的问题,随着推广期的结束,运营商肯定会重视,并且逐步解决这一问题。若不能解决,那就只能寻找别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