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放灿在芷江舞水河畔和平村留影
记者在书画的海洋里荡游,在灿若繁星的书法家队列中寻找,在琳琅满目的书法作品里获取最愉悦的目光。记者脑海里映像不变的还是《中国贸易报》整版报道的那《放眼湖湘春潮涌、灿耀中华写新篇》和《现代消费导报》报道的《放眼书坛处、灿哥写风流》的两篇文章,其中的主人公就是全国著名书法家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官刘放灿。记者对其书法作品和人品如雷盖顶、久仰生敬。2016年8月24日,作为湖南省书协会员、湖南省书法诗词协会研究员、湖南省检察官文联理事、以及“威严”的检察官和“浓缩”的武术师的他和记者在世界人民仰慕的湖南怀化芷江这座第二次世界大战取得最后胜利的受降城相遇,他用“谢顶”的和蔼、平易的“身材”和总是“低八度”的言谈举止,又一次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刘放灿出生在美丽的雪峰山余脉的涟源龙山,父亲远在湘潭基层的公安部门,在乡村担任基层干部的母亲把刘放灿为老大的三个孩子带着在希望的田野上奋斗。16岁的刘放灿投身于扭转“北煤南运”的煤炭事业,参加了湖南省涟邵矿务局的大掘进先锋突击队。当领导发现他不仅文章写得好更有一手潇洒的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的时候,刘放灿成为了洪山殿煤矿的宣传干事。
取法高古名家,创新与时俱进。
“学书贵在取法要高,路子要正,非此不足以言书。”刘放灿说。唐太宗《帝范》曰:“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孙子兵法》有云:“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败。”孔子曾教育学生:“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单从学习书法的角度分析,“学其上者,得其中;学其中者,得其下”,一语道破玄机。
“学书不能‘死’学,倘若取法不高,以俗为雅,不知变通,生搬硬套,则只能得其形而未得其神,即使‘池水尽墨’、‘退笔如山’,皓首穷经,毕其一生,也难得其中之精义,更何来入古出新,自成一家也?”刘放灿娓娓地道来。于是刘放灿一入书道,便为自己确立了明确的取法方向,以“二王”帖学为宗,珍爱颜柳,尤喜魏碑。心摹手追,好之不辍,正本清源,上下求索。并以一种虔诚的心态,数十年如一日,耕耘于砚田之间;由浅入深,渐悟渐变,蚕蛹化蝶,凤凰涅槃,而崛起湖湘政法书坛。这岂是急功近利、涉奇猎怪者所能同日而语。
刘放灿不仅深入古代经典,对启功、孙伯翔为代表的当代主流书风也给予高度关注。
作为一个时代书者,其审美意识不可能完全脱离这个时代,头脑清醒的书家,也不会盲目追时逐风。而是在经典书风和当代书风之间找到一个契合点,出古入今,融古合今,突出个性,表现自我。
刘放灿(右一)陪同湖南省人民检察院检察官文联主席陈海波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刘放灿的书法之路不仅仅是一条“路”,重要的是他“龙飞凤舞”的世界观。近30年来,中国书坛发展迅猛,瑕瑜混杂,求怪求异,屡见不鲜。而刘放灿却始终坚持文脉承传,回归初心。这在其行草和小行楷书写中尤为鲜明,特别是那些看似信笔挥写的手札,雅致而又不失大气,饱蕴着淡雅的情怀和严谨的法度,乃至达到 了“法书”、“经典”的层次。
少年学书,刘放灿就浸润在书法天地里。他从6岁开始就在老师示范下学写毛笔字。而后,经历了10年文革,无论是在洪山殿煤矿的偏远乡村、还是在政法队伍锻炼的“正经”岁月,他从来没有放下过手中的毛笔。“当我一无所有的时候,当没有人关注我的时候,只要有书法在,只要能让我写字,我就是幸福的。书法是我的归宿和港湾,一回到这片港湾,我似乎什么都有了。”刘放灿深情地说。
自本世纪初期开始,刘放灿屡获湖南省政法系统书法比赛大奖,在该市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了湖南检察文化的一张名片。以致于让该省检察院老检长张树海、龚佳禾悄悄造访了他的工作室,与他促膝相谈,为他题写“天道酬勤”匾额。成为他背后源源不断的精神支撑。
他不仅重实践,更重理论学习,不断寻找着古来书法用笔之“本”。为此,他买来了20卷本的《书法观止》深入学习临摹。使他从古代书写环境、书写工具、人的姿势到生理机能,知晓了运指转笔法就是笔法。
近年来,刘放灿思考的重点又转向了书法的当代文化功能问题。也就是说书法在当代社会究竟应发挥怎样的作用?当今书法似乎已失去实用性和普及性,很多人在不知不觉中产生误解,把书法看成是纯粹的艺术,这是对书法的低估。刘放灿说必须重新认识书法的地位。
刘放灿所呼吁的不仅是要重视书法的艺术审美功能,更要恢复与强化书法的文化功能。这就需要有效地提炼出书法文化的时代精神和活力,加强书法教育、书法传播,要接地气,要从娃娃抓起,要深入到社会每一个空间,融入寻常百姓,而不是仅仅局限在“书法界”,局限在文人趣味、展厅效应。其书法立场与文化担当,始终紧扣着“不忘初心”。
刘放灿从小学习书法的“初心”是出于喜欢与热爱,现在大环境中的“初心”则是中国书法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二者本质相通。初心是底线,也是追求;是目标,也是动力。有信仰,才会有高山仰止的境界,就不会随波逐流。他深知,书法传扬是一项“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工程,是漫长细致的一代接一代的薪火传递工程,他将以毕生的精力,力求让书法始终伴随着生活,伴随到永远。
全国著名书法家刘放灿(左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主战场中国湖南怀化芷江的和平村
由湖南省人民检察院检察官文联举办的大型文艺晚会上挥毫泼墨,题写《芷兰江花》。
君子厚德载物,作品神采飞扬。
“书以载道”是刘放灿一直的坚守。没想到坚守改变事物的力量也是如此强大。
近年来,刘放灿坚持用行书和小楷书写《古文观止》中的“岳阳楼记”、“滕王阁序”以及《论语》、《道德经》和“好了歌”。《论语》常常是熬夜写,写完一段就要校对,错了一个字就要从头再来。刘放灿以近乎严苛的高标准要求自己,既敬畏又虔诚。
在刘放灿看来,生活与艺术并行不悖,两者互为表里、相互滋养。出入于生活与艺术之间。一旦进入书法的世界,他平心静气,轻松自然,视书法如同做饭、烧菜一般,是众多手工活中的一项,他用自己一双巧手创造生活,并享受情怀与乐趣。
“书法是最能触动自己最敏感、最原始、最富有激情和最与人性相通的那部分。刘放灿始终认为,作为一个书家,眼、耳、鼻、舌身都在感受社会,并产生着灵感。眼要准确,手要灵巧。刘放灿这样说也这样做。在书法的天地里,头上有神明,脚下有底线,胸中有正气。他欣然说,半个世纪的劳碌生涯,我实际上只做了一件还没有做好的事——承传经典书法。”刘放灿认为。
在书法之道上,刘放灿始终坚持的就是力图用严肃态度,以毕生的实践和溯本求源的精神,来说服和感召他人。刘放灿深受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具有比较深厚国学的功夫,书法词味十足,是婉约锦绣的书家。
挥毫苍龙舞,泼墨虎豹吟。
点横河海阔,捺撇天地惊。
刘放灿的书法实践告诉人们,艺术本身就是人站在求索精神的制高点上,去寻找意义丰饶的心灵和血泪盈襟的悲悯与关爱。而真正的书法家不会仅仅满足于自身的“采菊东篱,濯足清流。醉卧明月、目送归鸿。”面对人世间的万种艰难,必然是寂寞的智者、精神的仆人、启蒙的先驱、中华文艺复兴的追梦人,常以忧思点燃烛照,仍能似霜般白,如火般烈,穿越精神的戈壁,以旷古幽怀的感悟,贯通天地境界,思索永恒,长哦挥洒,问天、问地、问历史、问生死、问有限与无限,无穷的精神追问中,生风生雨生雷电,方能放射出灿烂的光芒。
冬日的雾霭弥漫在霓虹的娄星南路上,穿过岁月斑驳的孙水河,回望娄星区检察院715文创室。在墨香与热茶的温馨里,记者渐渐品味到了刘放灿这种铿锵的践行和向往传统文化初心的深深守望。汉代扬雄的名言:“书,心画也。”唐代张怀瓘的名言:“书者,如也,舒也,著也,记也。
刘放灿不仅以既往的书法实践与理论,成功地写就了“文人书法”,而且还在继续用他坚持不懈的行动,谱写着“书法有文”“书法有用”“书法有心”的新篇章。承传,坚持,开拓,创新,服务这是对刘放灿书法立场与文化担当最出彩的概括。
刘放灿作品之一
传承文化也需工匠精神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应该说,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总书记看得高、想得远,其论述也颇有时代价值,对文艺工作者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然而,如何传承和弘扬?不是靠嘴上说说,也不是照搬照抄。或许能透过这样的现象得到一些思考。2015年以来,一组名为《大国工匠》的特别节目在央视《新闻联播》热播,引发了全社会对“工匠精神”的高度关注。
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人们看到了“工匠精神”的高尚追求和内在价值。其实,需要“工匠精神”的何止制造业,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实也需要。
环视文化市场,一方面,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百花齐放,佳作迭出,另一方面,仍存在有数量缺质量、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浮躁之风,不仅是对文化产品造成浪费和伤害,更是对整个社会精神生活带来伤害。
俗话说,“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而这,就需要文艺创作者弘扬“工匠精神”,笃定恒心,坚持艺术理想,从“心”做起,才能真正让文化得到传承。
刘放灿作品之二
很显然,我们在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检察院书法家刘放灿身上,看到了难得的“工匠精神”:在中国书法界发展迅猛,瑕瑜混杂、求怪求异屡见不鲜的情况下,他始终坚持传承书法这一传统文化。
在刘放灿的书法生涯中,笃定信念只为了做好一件事:传承好经典书法。在他看来,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根,书法是中华文化之根。如果没有文字,历史、诗歌、文学、哲学等都无所依存。面对书写逐渐被电脑、打印机等现代化智能工具所取代,书写越来越被边缘化的现实,他主张要将书法传承上升到国家文化安全的高度来重视,要强化它的文化属性,让华夏文明继续繁荣。他始终认为,书法是写字,但又不同于写字,书法的本质是在载道,更是在写法。书法是按照一定的规律,用一定的技巧和方法来书写文字,抒发感情,表达思想,并体现书者的审美观念。
因此,在实践中,他不仅重视书法的艺术审美功能,更要恢复与强化书法的文化功能,力图用严肃态度,以毕生的实践和溯本求源的精神,来说服和感召他人。
刘放灿作品之三
半个世纪的书法生涯里,为了不断求索书法的境界,刘放灿不断学习、借鉴、探索,终在用笔和布局上有了自己的神韵,让书法不仅多了文化属性,更多了实用性和普及性。在他的作品中,可谓匠心巧运,灌注了他毕生的心血。
事实也证明,他用书法帮助了不少需要帮助的人,尤其是帮助了不少失足的犯人,诠释了文化启迪智慧的担当,让书法这一传统文化得到了有效传承,也越来越受到世人青睐。可以说,从刘放灿身上那种对艺术专注、严肃、用心的态度中,深刻体现了艺术领域稀缺的“工匠精神”,我们仿佛看到一个大国艺术工匠,精心雕琢、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刘放灿作品之四
当然,“工匠精神”让文化在传承中焕发活力的同时,也意味着将使担当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家深处孤独、寂寞当中,要独自面对人世间的万种艰难,饱尝精神的苦旅。毫无疑问,在刘放灿的书法生涯中,常以忧思点燃烛照,穿越精神的戈壁,以旷古幽怀的感悟,思索永恒,无穷的精神追问中,生风声雨生雷电,放射出灿烂的光芒。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需要更多像书法家刘放灿这样的大国巨匠,需要更多拥有“工匠精神”的艺术家,笃定恒心,坚持艺术理想,从“心”做起,让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在这个时代得到绽放。
刘放灿参加湖南省检察官文联下基层送文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