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2   星期二    站内搜索
字号大小:
0

债券市场信用风险持续发酵

2016-12-09 20:27:12    作者:花聚坤
核心摘要:近日,博源集团超短融实质性违约,债券市场信用风险持续发酵。中诚信国际统计数据显示,自2014年第一只债券违约起,约两年半时间,债券市场已经累积的违约只数达到85只,违约的总金额超过370亿元。随着刚性兑付的打破,2017年,债市违约事件或将持续,同时,信用风险的分化态势将更加明显。

□   本报记者   花聚坤

       

近日,博源集团超短融实质性违约,债券市场信用风险持续发酵。中诚信国际统计数据显示,自2014年第一只债券违约起,约两年半时间,债券市场已经累积的违约只数达到85只,违约的总金额超过370亿元。随着刚性兑付的打破,2017年,债市违约事件或将持续,同时,信用风险的分化态势将更加明显。

信用风险持续暴露

中国债市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是零违约率,自2014年开始,违约事件开始出现。2016年,债市违约率继续攀升。“按照发行规模主体计算,公募市场年度的违约率从2014年的0.07%上升到2015年的0.45%201611月底,违约率进一步上升至0.56%。”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闫衍说。

“从民营企业违约,蔓延到国有企业违约,甚至一些央企也出现了违约现象。当前,信用违约事件正呈现加速爆发、多点多元的特点。”中诚信国际总经理张英杰认为。

不可否认,信用风险持续暴露会对资本市场造成一定冲击,一级市场发行难度加大,发行人融资难度提高,二级市场信用利差走高,持有人债券价格缩水。但另一方面,随着刚性兑付的打破,信用风险反而得以释放,信用风险定价将更加客观、真实。

过剩行业仍是违约重灾区

2017年,债务偿还将面临不小挑战。据估计,明年将有4.3万亿元债券到期,如果考虑到期间不断有新的短融、超短融发行和到期,债市实际到期规模可能会超过5.5万亿元。

相比于被市场称为“信用违约元年”的2014年,只有2.6万亿余元债券到期。这种情况下,2017年信用环境难以出现实质性改善,市场潜在的违约风险可能还会持续出现。在刚刚举行的“2017年中国市场信用风险年会”上,不少业内专家这样认为。

值得注意的是,那些处在不同行业、拥有不同实力的企业间的信用风险,分化特征将更为明显。闫衍分析认为,“从大部类来看,平台企业和产能过剩行业信用风险呈现两极分化,目前仅城投债未发生违约,相对于产业而言,违约的风险较小。在去产能的大背景下,钢铁、有色、煤炭、化工、装备制造等产能过剩行业仍是违约和级别下调的重灾区”。

以改革创新防风险

“今年以来,国际环境复杂多变,黑天鹅事件频发,很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叠加使宏观经济出现波动,如何防控相关的信用风险,需要业内共同努力。”穆迪董事总经理、亚太区主管叶敏表示。

中诚信集团董事长、中诚信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毛振华认为,当前中国经济增长进入筑底企稳阶段,与此同时,债务违约风险在不断累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当把着力点放到防风险上,这其中,改革在债务风险的化解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金融工具的创新,也有助于信用风险的防范。作为信用风险对冲工具,今年下半年,CDS(信用违约互换)在我国正式推出,为投资者手中的债券加了一道保险。通过购买CDS合约,在债券发生信用违约时,持有者将会获得约定的补偿,从而有效降低债券持有者的风险,一些金融机构已经陆续开展此类交易。随着越来越多金融创新产品的应用和完善,信用风险链条将得到更好地补充,资本市场也会愈加完善。

媒体聚焦更多

五大行高管年薪或难逃“腰斩”命运
央企高管降薪风声渐起,作为金融业里最“高大上”的国有五大行(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工商银行)或将最先受到冲……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