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根据 Euromonitor的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童装市场规模达到1372亿,增长率达到8%,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6-2021年中国高端童装行业调研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指出了:随着二胎时代的开放和消费升级,预计到2020年我国童装市场规模将突破1800亿元。
童装行业是涵盖了0-14岁(有时也会把年龄扩展到0-16岁)年龄段人群全部着装的庞大产业群。根据年龄与身高的不同,童装产品可进一步分为0-3岁“婴幼儿装”和4-14岁的“大龄童装”,按照产品类型又可以分为:连体服、外套、裤子、体恤衫、鞋子等。
未来中国童装市场规模空前 奢侈品牌纷纷加码
由于计划生育的持续实施,我国0-14岁人口一直在下降,在2011年达到最低点2.22亿人,然后在2012年和2013年缓慢增长,增长率为0.1%~0.5%,总人口占比也从2005年的20.27%下降到2013年的16.41%。
在2013年局部开放二胎政策后,随着新生婴儿数量的加速增长, 2014年0-14岁人口开始加速增长,增长率达到1%,占总人口的 16.49%,占比为4年最高。
我们预计,随着新生婴儿数规模的高速增长,我国0-14岁人口数量也将持续增长。持续增长的婴童数量给童装市场带来更大的市场空间。 2015年我国0-14岁人口为2.27 亿人,其中城市儿童约 1.27亿人,这部分人群是当前童装消费的主力群体。
80、90父母已成为现代城市家庭的消费决策主体,同时,通过长期的收入水平提升,以及目前主流的“4+2+1”家庭结构,现代家庭的孩子的消费支出有两代人的财富积累为基础,放大与促进了婴童商品消费需求的实现。目前,几乎每个家庭都在不断增加婴童食品、教育、玩具、服装等方面的支出,据中国儿童产业研究中心调查,80%的家庭儿童支出占家庭支出的30%-50%,婴童消费已经成为家庭消费的最大支出之一,婴童消费集中地体现了家庭支出的消费升级。
与男装、女装等服装品类相比,我国童装行业起步较晚。随着我国家庭对童装消费习惯的改变,国内专业童装企业普遍于上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后开始发展。
从产业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看,我国童装行业尚处于成长期阶段,具有市场需求增长迅速、成长空间加大的特点。近些年以来,我国的童装消费规模不断扩大,并且保持着较高的增长率。
童装行业的快速增长让众多品牌开始投去目光。如今不仅是休闲服饰,李宁、安踏、361度等大量体育品牌也开始抢食,快时尚ZARA、gap、h&m也扩容了童装销售区域,奢侈品牌gucci、dior、fendi、armani、burberry等也纷纷加码了儿童市场。在女装、男装之后,童装成为了服装行业争抢的最后一块蛋糕。
儿童分为五个群体:婴童、幼童、小童、中童、大童。有实力的品牌童装企业应尽快完善以上产品结构,并开发鞋、帽、手套、童袜、背包、饰品等,以塑造品牌的整体形象,在使品牌更具完整系列感的同时,还能起到了品牌宣传和加深品牌形象的作用。
中国童装企业应加快设计出迎合儿童心理的品牌形象标志。尊重儿童需求,关注心理沟通,促进产品系列化、配套化,注重产品包装和卖场设计,从而在消费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发展品牌经营、提升品牌文化,将成为童装企业增强品牌市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