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黎明
当代中学生最缺乏什么?笔者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注意和研究当代中学生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更注意研究多他们的精神需求,这一代人在享受物质生活水平提高这一经济发展的成果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由之带来的物质主义、消费主义所产生的精神困惑。很少有哪一代像这一代年轻人这样,承受着如此巨大的精神重负:几乎从幼儿园开始,就面临应试的压力;好不容易考上大学,又要面对就业的压力。这样的压力下成长的艰难,挫折教育越发重要。下面结合日常教学谈一下如何对初中生进行挫折教育。
学校改用人教版后,笔者首次接触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这篇散文是作者碰触伤口流出的血,是对痛苦和懊悔的宣泄,题材沉重,拿捏不准课该如何上。直到一位老师将陈希米的《让死活下去后》推荐给笔者后才有了思路。积压在心头的沉雾一扫而光,发现一直找寻的爱从未离去,只是开始的时候未曾看见。引用龙应台先生在一次演讲中的说法“德文有一个词语,machtsichtbar,意思是‘使看不见的东西被看见’”。是的《秋天的怀念》里面有太多看的见的痛和看不见的爱。
为了让学生有感觉,笔者创设了一个情境,在配乐中朗读史铁生怀念母亲的文字。
听者、读者,泪不自禁。接着,我们回到课文,再读文中描写菊花的句子——史铁生写这篇文章的目的肯定不是让你知道,你看我多了不起。他肯定不是让你们宣传他母亲是多么了不起,所以,当我们走进秋天的故事——读出了书中的味道的时候,我们还要走出“怀念”——“读出思考”。那么,《秋天的怀念》,怀念的究竟是什么?于是,对于“怀念”的究竟是什么,孩子的回答太精彩了。的确,母亲的“好好儿活”借了史铁生一生,给了史铁生一生的影响。也让史铁生怀念一生。让史铁生在有缺憾的生命中找到另一种延展。
课上到这里,学习已经结束,会让你意犹未尽。但笔者还要问,他们的故事感人,跟我们自身有关系吗?没想到学生基本是异口同声的回答——没关系。乍想也对,这就好比看电视剧,感动得一塌糊涂,过后拉倒。学生呢,当天回家也许会对父母说自己好感动:你看人家的母亲,你看史铁生。如果我们的读书总是在人家的感动中,没有和自己的感情和心灵对照进而产生“化学反应”,那么我们的读书,即使读上万卷也无济于事。
“最好的读者要提炼出属于自己的东西。读书在于读自己,发现别人的时候发现自己。因此,读出人家的味道,更要读出自己的人生思考。”于是,我和同学们把课文最后一句的“我俩要好好儿活”,的“俩”改为“们”。成为“我们在一起要好好儿活……”并讨论这里的“们”会指家人,同学,天下所有的人。最后,笔者让同学们用一句话说说“好好儿活”留给自己的独特思考。当然,这“好好儿活”需要思考一生,感悟一生。不仅仅是问号,也是省略号。
母亲走后,史铁生不仅鼓起了生活的勇气,在写作上也出现了事业的春天,然而人生的有些缺憾是永远也弥补不了的。母亲让史铁生懂得了如何面对艰难的命运,如何用坚忍的意志展现那种毫不张扬的爱。史铁生贯彻了母亲的精神并通过作品向读者传递生的感悟,用灵魂的震颤,撕裂黑暗,露出晨曦。
“好好地活”教会了史铁生如何面对生活,透过苦难感受到到了爱。陈希米女士也学会了“如何好好地活”,所以才有了《让死活下去》。
生活是波折的,每个人都有体会它的方式,有人沉溺痛苦中无处排遣,怨天尤人为人生涂上灰色的底色;史铁生则用“我的职业是生病”自嘲,用陈希米女士和自己小时候的照片PS成合影,解释说这叫两小无猜,他的生活有一抹亮色;陈希米终究在痛失爱人的阴影下走出,就有了记录他们未完爱情的《让死活下去》。这就是让学生通过感受苦难与挫折学会生活的真谛,让学生走入不同的人物内心,尝试不只以旁观者的姿态去观察,而是去感受,感受在看得见的痛中找寻看不见的爱。
(作者单位:河北省沧州市东光县教育局)